同志们: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其中规上工业增长16%,地方工业增长2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内。这是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全市发展需要和可能确定的,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平凉工业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的迫切需要。刚才,杨市长在回顾总结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突出企业主导,凝心聚力抓产业。要紧紧依托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千方百计落实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考虑发展基础、项目支撑、产业后劲等综合因素,今年平凉工业园区、泾川县、灵台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要达到20%,崆峒区、静宁县要达到17%,华亭、崇信、庄浪3个县要确保达到16.5%以上。 一要抓好6户骨干企业的扩能增产。加快推进千亿级煤电化冶产业集群建设步伐,以华能、中水、酒钢、星王、利友等大企业集团为依托,以平凉、华亭工业园区及泾川、崇信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培育实施10大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区域首位产业,煤电化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5.6亿元,增长17.4%。6户骨干企业要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扩产能、拓市场、增效益。华煤集团原煤产量达到210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50万吨,工业增加值完成64.5亿元,分别增长13.5%、25%和17%;平凉发电公司发电量达到145亿千瓦时、工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分别增长15%和16%;崇信发电公司发电量达到58亿千瓦时,工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分别增长16%和16%;华亭发电公司发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工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7%;平凉海螺水泥、祁连山水泥公司水泥产量分别完成270万吨、120万吨,工业增加值完成3.87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25%和20%。 二要抓好地方重点企业的提质增效。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挖掘生产潜能,加大市场开拓,提升生产能级、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地方工业年内完成增加值30亿元,增长20%以上。红峰、虹光、亨达等装备制造企业要以扩大订单为重点,加大新品研发,努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力争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翻一番,达到1.8亿元;陇丰水泥、庆华建材、华润陶瓷等建材企业要在抓好重大项目的同时,落实互保共建措施,尽快实现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力争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7.55亿元;天纤棉业、宏达淀粉、宝马纸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突出项目支撑,扩规模、拓市场、创品牌,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8.68亿元。通过努力,华亭豫华、静宁恒达等企业销售收入过3亿元,泾川天纤棉业、静宁农畜公司等企业过2亿元,红峰机械、宝马纸业、福利制革、恒兴果汁等企业过亿元。 三是抓好新入规企业的规范经营。对2012年度培育入规的中电科新能源、泾川福润禽业、皇甫谧制药、安口成秭电瓷等36户企业,要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实行分类指导,从项目建设、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引导企业加快构架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体系,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技术层次,逐步做大做强。要切实支持企业狠抓精细管理,加强成本控制,通过市场开拓和产能挖掘,提升地方工业经济总量,力争36户新入轨企业年内完成工业增加值2.5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提升0.5个百分点。 四要抓好小微企业的扶持培育。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和非公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努力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深入实施百户民营小微企业创业帮扶工程,按照“一人一户、一企一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管理、技术、融资、市场、发展等问题,提升档次,扩大产能,逐步做大做强。要强化指导服务,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中小微企业和非公企业等经济实体,加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推进转型升级。力争年内销售收入500-2000万元企业通过经营扩张培育入规企业10户以上、培育新增销售收入500-2000万元企业15户、100-500万元小微企业30户、百万元以下初创微型企业100户。 二、突出投资拉动,不遗余力抓项目。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总抓手,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精心谋划培育一批关联项目,扩张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提升工业总量。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平凉工业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达到63亿元;重大项目支撑能力较强的泾川县、崇信县、静宁县、灵台县投资增速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分别达到37.8亿元、20.21亿元、14.43亿元和11.9亿元;华亭县、崆峒区、庄浪县要千方百计引项目、争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增速达到40%以上,分别完成46.02亿元、12亿元和6.85亿元。 一要强化项目管理,加快实施进度。今年市上确定实施重点工业项目87项,总投资139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88.7亿元。市发改、工信、招商和平凉工业园区等相关部门及县(区),要认真研究推进措施,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加快推进。华能集团灵台邵寨煤矿年内形成首采工作面,地面附属工程全面建成,完成投资5亿元;赤城煤矿主井、风井基本建成,完成投资4亿元;20万吨聚丙烯完成土建工程及设备采购,完成投资6亿元;华煤集团加快推进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规划实施步伐,全力打造华亭煤电化热循环经济产业园、平凉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园,努力形成以煤炭采掘、火力发电、精细化工等多产业协调发展的煤炭深度开发格局。中水集团唐家河、南川河煤矿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上半年全面完成,下半年完成土地征用、“三通一平工程”并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酒钢集团五举煤矿主井、风井基本建成,力争见煤,完成投资7亿元;安家庄煤矿加快前期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并购重组丰收公司及出城入园4月底前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出城入园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全部前期工作,下半年实施新厂区建设,完成土建及新厂区车间主体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星王集团70万吨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全面展开,设备采购全面推进,力争年内主体工程建成,完成投资40亿元;利友集团陇能公司360万吨兰炭、42万吨焦油加氢项目3月底前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征地及“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工作,下半年土建等附属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山东临工机械再制造、3万辆三轮摩托车总装、华星专用车改装、亨达圆压圆模切机及裁切、年产20万立方米石膏砌块、新型建筑节能材料、1000吨钢结构加工安装等装备制造、建材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天纤棉业一期10万锭棉纱、正大泾川30万吨饲料一期、静宁地毯加工产业园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天纤棉业二期10万锭、皇甫谧公司大容量注射剂GMP改造等项目。平凉光伏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启动建设;2.8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紧抓国家鼓励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政策机遇,加快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投产平凉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园一期项目,启动实施二期项目。 二要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引客商、上项目作为第一责任,抓住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自加压力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出击做好对接合作。要积极加强与华能、中石化、江苏金浦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定向对接合作,谋划并引进一批对产业发展有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确保重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尽快落地,全年承接产业转移资金到位率达到25%以上,引进资金实际到位额180亿元。积极争取华煤集团扩大投资规模,以华亭工业园区为载体,启动5万吨PP吹塑材料、5万吨改性注塑材料、10万吨PP管材及60万吨甲醇二期、60万吨烯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华能甘肃公司衔接洽谈,全面启动100万吨电解铝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以平凉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江苏金浦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精细煤化工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引进实施悦达集团拖拉机总装生产线,丰富装备制造业体系。对于这些已经形成投资合作意向的项目,要专人负责,盯紧抓牢,积极衔接,争取落地,确保年内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形成初具规模的实物投资量。 三要超前论证谋划,加大项目储备。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我市资源、区位、环境优势,精心论证储备一批与国家产业对口、政策支持的项目,充实工业项目库,确保工业项目储备不低于1000亿元。要努力提升项目包装能力,在谋划的深度和质量上下功夫,所有入库项目最低要求必须达到项目建议书的标准,对市场前景、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工艺流程、产出效益、支撑条件、优惠政策等关键要素都要进行科学分析,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详细论证,确保在争取投资、定向招商中得心应手。对论证储备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及时通过网络平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多方吸引投资,力争有一批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成为支撑全市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突出产业集聚,多措并举抓园区。以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产业项目为着力点,迅速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强力拓展工业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发展外向度,使园区真正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一要加快园区规划修编。市工信委、发改委要确定专人负责,加大与省开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衔接汇报,争取《平凉市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在4月底前报经省政府审批,平凉、华亭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泾川、灵台、庄浪3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力争上半年通过省上审批;尚未启动规划修编的崇信工业集中区要尽快启动工作,确保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8月底前报经省上审批。通过规划引领指导,规范工业园区(集中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为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聚集拓展空间。 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今年要把标准化、多层厂房配套建设作为考核园区的一项硬指标,由市工信委负责进行责任分解和考核落实,以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和发展外向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融资服务、项目策划、科技孵化、服务外包的公共平台,通过组建投融资公司等方式,加强投融资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工业园区(集中区)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加快示范园区培育。从今年起,除矿山开采项目外,其他工业项目一律不得在园区外建设。对影响主城区建设的工业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和项目扶持,帮助其实施出城入园。平凉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的优势,在强化设施、完善功能和项目落地上全力突破,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煤化工、军民结合等产业示范园区,确保新入园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以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分别达到4.5亿元、71.27亿元,为其他工业园区(集中区)跨越发展树立样板。华亭、静宁工业园区要发挥省级工业园区的优势,着力引资金、抓项目、增投资,主要指标确保翻一番。其他4个工业集中区也要在拓空间、兴产业上下功夫,确保主要指标增长50%以上。通过努力,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落地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40项, 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30%以上。 四、突出循环发展,创新思路抓节能。省政府对节能实行严格问责和“一票否决制”,各县(区)、有关部门要把目标控制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坚持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精心管理“三管齐下”,为全市工业发展腾出更多的能耗空间。 一要切实加强监测监控。强化重点用能、用水企业动态管理和预警监测,完善企业能耗、水耗计量和管理制度,建立节能督导工作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大力开展“节能节水技术进企业”活动,帮助指导企业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工信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组织职能,紧盯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统计分析和重大事项报告,按月统计,按季通报,为科学分析和协调调度提供依据。 二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扶持政策,针对重点用能、用水设备运行管理的薄弱环节,全面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电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企业从优化工艺生产流程、改造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等方面加大节能、节水技改投入,组织实施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技术改造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工业能耗,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 三要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借助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中央奖励等相关政策机遇,通过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全力扶持,充分运用差别电价、价格机制、税费调控等综合性调控措施,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和企业,要尽快实施淘汰和关闭,确保年内淘汰落后产能50万吨。 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废旧物回收处理利用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海螺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力争年内形成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能力,实现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减轻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 五、突出协调服务,下大力气抓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把优化环境作为谋发展、抓落实、干到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以良好的环境促开放、促发展。 一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尽快建立不低于1亿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加快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创新研发、品牌创建、节能减排、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之力撬动信贷资金,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要切实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泓源投资公司融资总额达到10亿元,全市担保机构担保总额达到10亿元。各金融机构要建立企业客户储备库,创新信贷产品,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扩大融资、服务工业的新路子。 二要抓好生产要素保障。要从服务工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调度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改、工信、统计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旬检查、月调度、季分析等监测体系,落实预警约谈制度,做好煤电油运要素保障,推进互保共建,为工业经济增长创设良好条件。国土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工业用地指标,优先倾斜保障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园区建设项目用地。市铁运办要及时掌握铁路运力需求,做好衔接调度,并加强汇报争取年内启动平凉火车站、平凉南货运站改扩建项目,为工业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铁路运力保障。 三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努力为企业和项目提供“直通车”服务,着力解决好规划审批、证照办理、征地拆迁、市场营销等问题,创设“零距离服务、无障碍发展”的服务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研究政策,谋划工作,亲自研究解决影响工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工信部门要把服务企业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抽调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蹲点挂职企业帮扶指导,扶持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同志们,今年工业经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细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大发展、大提速,加快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建设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